经济增加值(eva)的缺点:
1、 历史局限性,
eva指标属于短期财务指标,虽然采用eva能有效地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但管理者在企业都有一定的任期,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可能只关心任期内各年的eva,然而股东财富最大化依赖于未来各期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若仅仅以实现的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定指标,企业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会对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以及进行必要的研发项目投资缺乏积极性,而这些举措正是保证企业未来经济增加值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市场份额、单位产品成本、研发项目投资是企业的价值驱动因素,是衡量企业业绩的“超前”指标。因此,在评价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及确定他们的报酬时,不但要考虑当前的eva指标,还要考虑这些超前指标,这样才能激励管理者将自己的决策行为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同样,当利用eva进行证券分析时,也要充分考虑影响该企业未来eva增长势头的这些超前指标,从而尽可能准确地评估出股票的投资价值。
2、信息含量,
在采用eva进行业绩评价时,eva系统对非财务信息重视不够,不能提供像产品、员工、客户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平衡计分卡(bsc)。考虑到eva与bsc各自的优缺点,可以将eva指标与平衡计分卡相融合创立一种新型的“eva综合计分卡”。通过对eva指标的分解和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对eva影响较大的指标,从而将其他关键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eva这一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企业各个方面及层次的因果链,从而构成一种新型的“平衡计分卡”。eva被置于综合计分卡的顶端,处于平衡计分中因果链的最终环节,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优势都是为实现eva增长的总目标服务。eva的增长是企业首要目标,也是成功的标准。在这一目标下,企业及各部门的商业计划不再特立独行,而是必须融入到提升eva的进程中。在这里,eva就像计分卡上的指南针,其他所有战略和指标都围绕其运行。
3、形成原因,
eva指标属下一种经营评价法,纯粹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仅仅关注企业当期的经营情况,没有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整个未来经营收益预测的修正。在短期内公司市值,会受到很多经营业绩以外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状况和许多其他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考虑eva指标,有时候会失之偏颇。如果将股票价格评价与eva指标结合起来,就会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公司经营业绩以及其发展前景。首先,采用eva指标后,对经营业绩的评价更能反映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也就是股价更加能够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其次,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地将经营评价法和市场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反映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
哪些费用不需要发票可以入账增值税视同销售会计上如何处理股东变更需要哪些手续?如何避免股东变更的风险?企业将租来房子转租出去要交哪些税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的区别是什么附加税税率是多少固定资产预计残值率是否可以变更事业单位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