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讲,保证人是对某项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
狭义的讲,保证人是指与债权人约定,为主合同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其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一方当事人。
保证人的资格及禁止性规定
具有保证人资格的有:
a.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b.依《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五条规定,其他组织主要包括: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3、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4、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 5、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c.依照《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依其民事行为能力不同,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中没有规定作为保证人的公民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区别对待。保证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这就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保证是一种单方的、义务性的合同,是代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如果公民不具备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又如何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绝对不能担任保证人的,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上法律均不予认可。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保证人与他人订立保证合同的,可以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来处理,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保证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因为行为能力限制制度在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静态安全的同时维护了交易安全,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
以下社会组织不得作为保证人:
a.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b.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c.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但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如何实现担保?不承担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保证是以人的信用和财产来为主合同债务的实现提供担保的,它要求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因此要求保证人必须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但《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可见,代偿能力并不是担任保证人的必要条件,不具备代偿能力的保证人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保证人仍应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3)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并且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胁迫事实的。
应收账款挂账怎么做会计分录税控系统两项费用能否抵减企业所得税公司银行账户开户必须存入多少钱公司注册有哪些步骤公司注销税务一般要查几年的账公司内部审计计划对于财务工作处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哪些公司注册代办有什么需要注意的?